这些都是姚薇薇借着阮玉事件舆论的东风办起来的,杨凤茹顺势号召女子像阮玉一般勇敢走出家门实现自我价值,《妇女刊物》的撰笔人有不少都是上海滩有名头家族中受过西式教育的太太小姐。
那晟维女子学校更是不拘年龄限制,不拘身份背景,只要通过划了等级的入学考核就能去上课。包含了从小学到中学的各种课程不说,若是毕业后能考上女子大学的,还可申请入学补贴,只需在女子大学毕业后以工资还清补贴即可。
晟维女子学校里面的教师有自愿过去免费教学的,也有姚薇薇自己掏腰包花钱雇的。
在姚薇薇和杨凤茹的鼓励和操作下,如今在上海滩的太太小姐心中,每周买本《妇女刊物》,周末去晟维女子学校当个教师讲课,或当个学生上课,已经变成了一股风尚。
对于那些贫穷人家来说更是不得了,以往普通人家都是只能供得起儿子读书,女儿基本都被牺牲了。
如今听说送女儿去晟维女子学校不仅能免费上课,以后毕了业还有机会上大学赚钱养家,不少人都把自家的女儿送去了。
有多少女子夸赞姚薇薇,就有多少男子对姚薇薇不满。毕竟他们往常安安分分待在家中的妻子姨太全都开始往外跑,这像个什么样子?
席世涛就是最典型的代表。
因为他的姨太太更是过分,不是天天往外跑,而是根本就不打算回来了!
白芳芳三人离开席公馆,其实是隐瞒了自己的身份,跑去晟维影片公司面试演员。
她们虽然年纪都不小了,但年轻时都是实打实的美人儿,如今也能称得上是美妇人,居然还就真的面试成功了。
席世涛查清了三人的去处之后,便让老王去将三人叫回家,甚至还威胁到:“若是那三个人还不适可而止,就一辈子都不要回来了。”
谁知老王回来时人没带回来,只带回了白芳芳的一句话——
“就连民国律法都约束不了我们仨的自由,只要能自己赚钱养活自己,谁还要回去忍气伺候他那个炸毛龟啊!”
没错,若按照民国律法规定,如今该是一夫一妻制。姨太太虽然从未被明着规定禁止,但实际上是没有法律上的义务和关系的。
白芳芳她们跑了就跑了,席世涛还真没有什么正当理由能把人招回家。
尤其他这个人还最要面子,觉得跟女子计较掉价,本质上也不是个冷酷无情的刽子手,做不出来那种枪毙姨太太遭人非议的糟心事。
席世涛现在能做的,就是气得在家里砸花瓶。
至于席辰,倒也不是冷眼旁观幸灾乐祸,只是觉得亲爹如今还在对薇薇做的事有诸多不满指责,觉得这一切都是她的怂恿,让席世涛稍微认清些现实也好。
他剑眉微扬,声音波澜不惊:“你往常不是觉得自己的三个姨太太都拿不出手吗?如今芳姨她们闲暇了便去晟维女子学校上课,说不定以后也能成为别人家那种外交太太不是?”
姚薇薇的动静闹得太大,这段时间席辰一直都在想,姚薇薇说他们之间有太多的不同,或许也是真的不同。
以前那些年,他和席世涛的想法,不也是差不多的吗?如果知道姚薇薇做了这些事,他难道就不会像席世涛一样觉得离经叛道吗?
席辰似乎明白了些,姚薇薇在梦里,为什么总是同他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模样。在那之前,或许他们还经历了许许多多次的不欢而散。
如果没有做之前的那几场梦,没有去南京,他可能到现在也不会明白,姚薇薇是真的很认真并且丝毫不准备回头的在和他撇清关系。
那边刚摔完花瓶的席世涛,却觉得席辰的这话刺耳无比:“我再觉得她们平日带不出去,也不是让她们像如今这样一去不会的!不行,你给我亲自去一趟,把她们带回来!”
这半个多月来,席世涛已经不知将这句话说过多少次了。
他自己拉不下脸面去找人,可老王和副官过去了几次又没有什么用,便开始命令席辰去将人给他带回来,只是席辰每次都以军需所的事多拒绝。
就在席世涛以为席辰又会像之前一样不理会自己的命令时,却突然听到了轻飘飘的一句——
“好。”
第47章
晟维女子学校不过才开了半个多月, 就已经有了五六百名学生。
因为电影已经杀青,陈易风又只能算是人情出演,不必参加其余的事情。所以现在周末和其他闲暇无事的时候,陈易风也会到晟维女子学校任课。
他虽然教的是国学, 但却并不是个迂腐刻板的老师, 讲课很是生动, 学生们也都很喜欢他。
不仅如此,陈易风在历史上也颇有造诣, 经常引据经典和学生们授课, 还担任了一门史学课的讲师。
这一天,姚薇薇来到晟维女子学校,和人谈完了购置书本置办校内图书馆的事,正准备离开时, 便遇到了刚下课同样准备离开的陈易风。
除了之前应下姚薇薇的请求拍戏的时候, 陈易风偶尔会穿件西装。其余的时间, 他基本都是青色墨色的长衫,还是那副知识分子的模样。
见到姚薇薇后,陈易风主动上来打了个招呼:“姚小姐, 好久不见了。”
的确, 从上次解决了林菲的事之后, 他们二人就再也没见过了。
姚薇薇很快又回了江浙,去宁波几城转了一圈,选好了开百货公司的地皮。回到上海后又忙着和杨凤茹接洽办《妇女刊物》的事,和小张商量想要办学的事。
之前她也听小张说过,陈易风最近来了晟维女子学校授课,但因为他都是周末过来,时间上都和姚薇薇错了开来, 所以一直没有遇到过。
“好久不见。”
姚薇薇微笑着回礼,然后同他一起朝着校门口走去。
校园里刚刚打起了上课铃,此时周遭的学生也都脚步匆匆地回了教学楼,只余下了姚薇薇和陈易风并排的身影。
没走多久,陈易风温文尔雅的目光中稍有些犹豫,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:“一直没有机会说,姚小姐可还记得,你欠我的那个承诺?”
姚薇薇略一思索:“你是说......见童笙小姐?”
陈易风含笑点了点头:“姚小姐还记不记得你我第一次相见时,我曾说过的话?”
“自然记得,你说童笙小姐关于女子教育平等的话一针见血。若是女子获得了同等的受教育机会,便也会拥有改变话语权的机会。”
这个想法,是姚薇薇在写《海上风月》时就产生了的。那一年,上海和北平两地女子中学的学生人数加起来,也不过寥寥千余人。
这千余人中,基本都是出身显贵的世家小姐。这些家庭即便送了女儿去女子中学,为的也是在日后联姻时镀一层金。